欢迎访问《渔业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九龙江口秋季游泳生物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叶孙忠 马超 刘勇 蔡建堤 郭书悦 徐春燕 罗冬莲 叶泉土
   2017, 39 (1): 54-62.  
摘要133)      PDF (2103KB)(377)    收藏
根据2015年秋季对九龙江口开展的桁杆虾拖网船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游泳生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特征、群聚多样性和多样性水平等。 结果表明,2015年秋季调查海域渔获游泳生物共61种,其中鱼类种类最多,有42种;蟹类次之,有8种;虾类、口足类和头足类分别有6种、3种和2种;渔获数量平均密度指数为518ind/h,渔获重量平均密度指数为10.29kg/h。主要渔获优势种类凤鲚(Coilia mystus)、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等。游泳生物种类丰富度指数D分布范围为3.112~4.682,平均为3.921;种类多样性指数H'分布范围为1.814~2.674,平均为2.390;种类均匀度指数J'分布范围为0.606~0.921,平均为0.789,多样性指数处于中度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厦门西部海域春季游泳动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游天福 陈秀云 林江兴 叶泉土
   2016, 38 (5): 386-393.  
摘要129)      PDF (1197KB)(751)    收藏
根据2015年3月厦门西部海域游泳动物资源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游泳动物组成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共捕获游泳动物98种,其中鱼类51种、虾类16种、蟹类23种、口足类5种、头足类3种。优势种类有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凤鲚(Coilia mystus)、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和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等5种。各站位游泳动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平均为5.35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2.365,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0.732,平均资源量为307.068 kg∕km2。鱼类、虾类、蟹类、口足类、头足类的资源量分别为192.7、28.8、72.7、7.9、5.0 kg/km2。与历史资料比较,游泳动物的种类和资源量均明显下降,亟需加强渔业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泥东风螺增殖放流跟踪调查及效果分析
叶泉土 刘勇 曾志南 蔡建堤
   2015, 37 (2): 140-147.  
摘要102)      PDF (1287KB)(870)    收藏
2012—2014年,采用笼壶作业渔船定点调查和生产性调查相结合方法对福建省连江县黄岐湾海域泥东风螺增殖放流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2014年6月定点调查捕获的泥东风螺重量较2012年(放流前)增加25.1倍;2014年生产性调查捕获的泥东风螺重量(107.84 kg)较2012年增加2.8倍;单日螺重量(2.51 kg/d)增加2.7倍;单笼螺重量(120.50 g/笼)增加2.4倍。2013年和2014年捕获的泥东风螺平均体重分别比2012年(放流前)下降73.98%和67.45%,放流海区新的泥东风螺补充群体已形成并初显成效,已有部分小螺加入了捕捞群体。通过两年增殖放流,泥东风螺资源恢复已取得较为明显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4. 福建黄岐湾春、秋季浅海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刘勇 叶泉土 汤忠婷 游天福 曾志南
   2015, 37 (2): 127-134.  
摘要130)      PDF (2118KB)(868)    收藏
2012年4月、11月,2013年4月、11月,2014年4月先后对连江县黄岐湾海区进行浅海底栖生物调查, 共鉴定出底栖生物10大门类198种, 其中环节动物种类最多,有 121种。五个航次都出现的生物种类只有8种。五个航次调查的浅海底栖生物生物量范围为13.503~27.092g/m2,其中春季为18.142g/m2,秋季为23.079g/m2;栖息密度范围为208.3~2014.7ind/m2,其中春季为1046.0ind/m2,秋季为292.5ind/m2。环节动物、棘皮动物生物量优势度在春、秋季交替出现;环节动物生物密度优势度在春、秋季均占据绝对优势。2012-2014年春、秋季优势种类年间变化较大。在五次调查中,只有2013年有采获经济种类,且种类不多,海区第一优势种均为环节动物多毛类。2012年4月和11月、2013年4月和11月和2014年4月黄岐湾浅海底栖生物物种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3.909、3.250、3.780、3.441和4.156,表明调查海区的浅海底栖生物生态环境未受到污染或干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不同底播密度对泥东风螺( Babylonia lutosa)幼螺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叶泉土 巫旗生 曾志南 苏新红 刘勇
   2015, 37 (1): 36-42.  
摘要122)      PDF (3332KB)(961)    收藏
以泥东风螺幼螺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在海区底播的生长、存活以及不同底播密度对其生长、存活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的显著性分析。2013—2014年第一次试验结果显示,泥东风螺幼螺底播475 d ,壳高、体重分别达到(28.4 177±3. 7 837 ) m m 、(4.9 438 ± 2.0 669 ) g ,成活率为71.43 % ;除了68 d 数据显示底播密度对其存活率有显著影响( P < 0.05 ) 外,其它均显示对其壳高、体重、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 P > 0.05 ) 。2013—2014年第二次试验結果表明,泥东风螺幼螺底播385 d ,壳高、体重分别达到(20.9904 ±2. 8 276 ) m m 、(2. 5 936 ±0. 9 482 ) g ,成活率为38.65 % ;放养密度对其壳高、体重、存活率均没有显著影响( P > 0.05 )。综上所述,5 ?20 粒/ m2为泥东风螺幼螺适宜的海区底播密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6. 福建中南部近海四种主要作业蟹类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特点
沈长春 马超 刘勇 徐春燕 叶泉土
   2014, 36 (1): 47-54.  
摘要165)      PDF (4550KB)(1151)    收藏
蟹类是福建海区重要的经济渔获种类之一。本文基于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进行的蟹类调查资料,分析了福建中南部近海四种捕捞作业渔获物中蟹类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福建中南部近海海域有蟹类94种,隶属16科、53属,以亚热带和热带的暖水性种为主,与南海关系最为密切,而与黄、渤海关系较为疏远。从蟹种分布区域看,这些蟹类在浅海均有分布,其中26.6%的蟹类既分布于浅海又分布于潮间带。从蟹种个体大小看,福建海区蟹类多数属于中小型种类。高强度捕捞加剧了对蟹类资源的破坏,因此需要调整捕捞作业结构,拓展外海蟹类捕捞作业,开展资源动态监测和苗种放流增殖工作,并实施TAC管理制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